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
他们这块儿,冬天能有两米深的冻土层。
杨大海烧了半天,也不过能挖个半米左右的深度,不过这样也差不多了。
反正三面要建土墙保温,就向南的一面要插竹竿。
杨大海用白灰洒出白线儿,大家伙儿直接抄家伙就上,一铲一铲的挖土。
还有用碎麦秸秆和泥的,这样堆出来的土墙结实,干了不会开大裂子,淋雨也不会塌。
外面,大家伙儿干的热火朝天。
屋里,女人们只能临时改变原本预计要做的晚饭。
乡亲们都过来帮忙,总不能让人家都空着肚子回家啊!
王凤环道:“蒸米饭吧!这个简单!也快当!”
孙秀芬点头答应,“再整一锅猪肉酸菜炖粉条子,来个小鸡炖蘑菇,也差不多了。”
这两道菜在农村都属于待且的硬菜,用来招待帮忙的乡亲们,很可以了。
两人三言两语就把晚饭的菜单定了。
张母怕李梨不高兴,笑着问,“大海家的,你说呢?”
“都听嫂子们的!”
李梨一点儿不介意两个嫂子在她家当家做主。
相反,这让她有一种被关心,被爱护的感觉。
呼打~呼打~
李梨坐在板凳上烧火,右手一下一下的拉着风箱,火光映红了她莹白如玉的巴掌小脸。
“啪哒~啪哒~啪哒~”
一阵拖沓的脚步声响起,门被拉开了。
白小儿脸被冻的通红,吸溜着鼻子,递进来一个编织袋。
编织袋子湿哒哒的,里面鼓囊囊的装了多半袋子。
“嫂子,我给我大海哥拿来的蛤蟆。”
白小儿两只手红肿的像胡萝卜,一看就是刚从凉水里拔出来的。
“哎呦!你又去林子里掏蛤蟆窝了?快进来暖和暖和,看给你冻的!”
“昨天吧,我正好掏着个蛤蟆窝。好家伙,里面一水儿的母豹子,老肥了!”
王凤环解开编织袋,往里面一看。
可不是嘛,个个都是黄肚子的母豹子!
只是这些又肥又大的母豹子外面都冻了厚厚一层冰疙瘩。
孙秀芬把编织袋里的母豹子倒进洗衣服的大盆里,又舀了两瓢凉水进去。
这样化的快。
李梨让白小儿进来烤火。
白小儿歪着脑袋,嘿嘿笑着,连连摆手,“我不冷,我去外边儿跟大家伙儿一块干活儿。”
说着,扭头就跑出了。
当天晚上,除了小鸡炖蘑菇和酸菜猪肉炖粉条子,孙秀芬还炖了一大锅土豆蛤蟆,那香味儿蹿出去多老远!
众人干完活儿,在杨大海的一再劝说下,这才不好意思的进屋洗手吃饭。
众人落座,夹一筷子蛤蟆,喝一口白酒,那叫一个舒坦!
一连干了六七天,大棚才算是搭起来。
大棚里还用砖砌了火炉和烟道。
只有日夜生火,棚里的温度才能达到蔬菜的生长温度。
反正杨大海在林场上班,别说山里不要的枯树枝子,废材,就是好木头,他说一声要,也立马有人给他拉家里来。
烧呗!
不怕柴火不够用。
杨大海抱了一捆木头柈子,点着,试试烟道顺不顺畅,窝风不窝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