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吹过广袤的田野,掀起层层麦浪。
郁沉甯站在田埂上,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黄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
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荒地,如今却成了整个东北产量最高的示范农场。
“郁团长!”一个年轻姑娘骑着自行车飞驰而来,车筐里堆满了文件,“农科所的新稻种到了,赵老让您去看看!”
郁沉甯接过文件,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。
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纸面上,勾勒出她越发成熟坚毅的侧脸。
三十一岁的郁沉甯,眼角已经有了细小的纹路,但眼神依然清亮如初。
“告诉赵老,我下午就去。”她合上文件,抬头看向远处正在指挥收割机的挺拔身影。
容允岺,她的丈夫,建设兵团一团之长。
时光倒回十年前那个春天。
周金妍事件后,兵团进行了全面整顿。
由于郁沉甯在危机中展现的非凡能力和冷静判断,她被破格提拔为副团长,负责农业生产和医疗卫生工作。
“系统,当前世界线修复进度如何?”走向试验田的路上,郁沉甯在心中默问。
【当前世界线修复率98.7%,达到任务完成标准。宿主可随时选择离开,或继续停留至自然寿命终结。】
郁沉甯脚步微顿。
十年了,她几乎忘记自己是个“快穿者”。
这片土地,这些人…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。
试验田边,白发苍苍的赵团长,现在是兵团顾问了,正和几位农业技术员讨论着什么。
看到郁沉甯,他笑着招手:“小郁,来看看这新品种!抗寒又抗旱,亩产起码增加三成!”
郁沉甯蹲下身,仔细检查稻穗的长势。
这十年里,她引进了杂交水稻技术,改良了土壤,还建立了兵团农业学校。
如今,兵团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,每年还能上交国家大量余粮。
“根系发达,穗大粒饱。”她满意地点评,“先在五连试种二十亩,成功后再推广。”
“郁团长就是谨慎。”赵老呵呵笑道,“要我说,直接种它个百八十亩!”
“科学种植,循序渐进。”郁沉甯拍拍手上的泥土,突然想起什么,“对了,医疗站报告说最近流感病例增多,您老可得注意,别又像上次那样逞强。”
赵老摆摆手:“有你的‘兵团健康守则’在,啥病防不住?”
确实,郁沉甯制定的预防保健制度已经成为整个兵团的标配。
从最初的简陋医务室,到现在拥有二十张病床、手术室和化验室的综合医疗站;从她一个人单打独斗,到培养出三十多名合格的“赤脚医生”…变化翻天覆地。
中午回到团部,郁沉甯发现桌上放着一个熟悉的饭盒——容允岺来过了。
打开一看,是她爱吃的酸菜炖粉条和两个玉米面贴饼子,还冒着热气。
“郁团长,容团长去师部开会了,说晚上才能回来。”通讯员小张探头汇报,“他留话说,别忘了下午三点的医疗站奠基仪式。”
郁沉甯这才想起,今天是新建职工医院动工的日子。